English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资讯 > 展会快讯

将科技创新写在蓝海——第七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侧记

2024-11-13 18:00:48 990888藏宝阁香港剧 阅读

990888藏宝阁香港剧

嘉宾参观展览装备。张一坤 供图

“深海一号"油气勘探开发向1500米超深水跨越,首座深远海浮式“海油观澜号”提前完成2200万千瓦时发电任务11月8日至10日,一批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创新成果亮相福建省厦门市第七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展现了推动培育蓝色科技产业、面向前沿需求、赋能蓝色经济的重要力量。

展会上,各地涉海单位的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助力提升我国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服务水下作业、海工装备制造、抢险救援等行业的水平,推进行业内政企、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用资融合发展。

自主研发 赋能蓝色经济

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展台的显著位置,“海上高楼起”的景观跃然眼前,这是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近2个标准足球场大的平台上完成“油藏一井筒一海管一平台”一体化流动,能源站实现独立储油、脱水脱盐等加工流程。相较于传统的船型FPSO、MO-DU,该能源站勘探水深达到1500米超深水,可满足中国南海深远海油田气田勘探开发需求。

“自主研发”是在此次展会上出现最多的词。

半潜式生产平台的概念最早由从事海洋油气开采的北欧国家提出,却最终在中国验证、建设、调试、投产。自2021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深海一号”能源站每年为粤港澳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深海天然气,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居民用气需求。

不仅如此,“海油观澜号”打破欧洲技术封锁,实现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安装、运 等全流程的国产化率100%;2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海峰1001”在70米水深实现两套风电机组一次安装,提升作业效率;实现灌浆料、海水管道从依附到自研,大大降低原料成本自主创新成为蓝色科技的鲜明底色。

面向前沿需求 聚焦安全效率

走进展会场,一台ROV水下机器人吸引一众参展嘉宾围观。这是深圳市德威胜潜水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生产的“守护者”水泥联排布放抛石机器人,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提供空气潜水、饱和潜水、氦氧混合气潜水专业培训的私营企业,该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水下管缆安全隐患治理的安全、效率等指标,能够满足多种场景作业人员的培训需求。

此次展会,除了海洋领域大国重器所展现的攻坚克难与肩负国家战略安全职责,一些小而美的前沿应用也在出新出彩,展现出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目前水下机器人几近饱和,目前的研发会更加细化到应用场景。”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正在向参展嘉宾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最新款潜蛟X100工业级水下机器人,最深下潜350米,完全覆盖近海水域,在搭配机械臂、成像声纳、岸基供电系统等配件进行二次开发,可满足救援打捞、水下坝体检测、管道检测等应用场景。即使在湍急水流中,内置云台搭配DVL、图像算法优化等设计可实现标的物的稳定识别与拍摄。

政策引导 产学研协同发展

今年3月,厦门市政府出台《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提出,立足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实际需求,遵循“不重复、有特色”原则,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此次展会招商推介活动上,厦门市发布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借“财政+金融”手段引导更有耐心的社会资本向海洋科创项目转化孵化、服务海洋新兴企业发展等方向投资。

大连海事大学课题组展示充气救援艇案例,通过将传统金属连接件转换为黏接连接槽的装配设计,可在横纵方向任意改变艇型结构,单块额定荷载220公斤,实现动态匹配救援务,该项目由中船应急牵头、院课题组承担,是校企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

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当前产学研项目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低轨道卫星系统的发展,未来项目数据资源将更加精细。”上海海事大学课题组负责人翁从严介绍,该校“低(零)碳增耗船碳捕集系统关键技术”HiFleet’船舶安全管理平台”等课题紧扣国家低碳、数字化战略,目前相关课题组已经收到7项洽谈合作。

随着自主研发与产业支持能力的提升,集研发设计、风机安装、索具固定、升压站吊装、检测维修等产业链、供应链之间协同紧密交织成“朋友圈”,产学研用资各个环节之间彼此激活潜能与发展动力,海洋产业链集群的大循环发展也更加活络、畅通、可持续。


中国潜水打捞协会版权所有  ©2003-2024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78号